2016年12月13日,我中心召开关于儿童康复家长培训班。本次主讲是我中心的黄莉老师。黄老师用其专业丰富的教学经验为前来的家长娓娓道来。
在座每一位家长都认真聆听,也积极与老师交流。充分反映了学生家长对我中心工作的理解支持与配合,也反映了我中心积极进取,开拓创新的精神面貌。
以下是黄老师的演讲内容:
各位家长中午好!首先感谢大家抽出午休时间来参加本次的家长会,其次我来作下自我介绍。
今天我想和各位家长一起来探讨一下残疾儿童的早期干预,那么这个“早期”是多大呢?!0-6周岁是残疾儿童康复的黄金时期,是一项抢救性的工作。而错过这个时期,效果事倍功半,并可能使其再无康复价值而终生“残疾”。抓好6岁前残疾儿童的康复,将会改变他们一生的命运。那为什么这么说呢?因为6岁之前的孩子:1.生理上,细胞处于发育期,活力较强;2.心理上,相对稳定;3.情绪行为上,相对可控;4.社会性方面可塑性强;5.认知方面另打基础。
早期干预的内容:1.社会性方面,遵守社会基本秩序①公共场所不乱跑,不大声喧哗,不乱砸(抛)东西;②遵守公共交通秩序;③能较好的控制情绪,不随意攻击他人;④不随地大小便,随地吐痰,不乱扔纸屑;⑤有一定的规避危险的意识等。
2.生活方面: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生活能力;①自己穿脱衣服、鞋袜等;②自己会睡觉盖好被子,整理床;③自己会刷牙洗脸梳头等;④洗一些简单的衣物。
3.沟通交流方面:掌握基本的沟通交流的方法:①掌握基本的问候语;②掌握基本的求助方法;③掌握非语言沟通交流的一般方法;④掌握简单的语言表达句式等。
4.运动能力方面:①走;②跑;③跳;④翻;⑤滚;⑥爬;⑦钻。
5.认知方面:①身体的认知;②对颜色,物品,距离,方位,时间的认知;③数前概念的建立(依要求指出大小,多少,长短,说出物体大小,区别物体的轻重,辨认一半和整个的东西)。④基础逻辑的建立。
我们知道了从哪些方面来干预了。但是怎样去教孩子掌握这些知识,又是个问题,因为孩子的:互动能力差;非语言沟通缺乏;社交能力不足;对话能力缺乏;问题行为较多。
这些问题都可以归结为注意力问题,我们知道注意力就是记忆力,没有注意力也就是没有记忆力。(附一张注意力年龄发展表)
那从什么方面提高注意力呢?我认为最好的方法是利用游戏沟通的方式。玩具。绘画,音乐,舞蹈,戏剧,运动,诗歌,讲故事等多重表现方式,游戏对于孩子而言就是工作。为什么孩子喜欢游戏的沟通方式呢?因为它具有平衡原则,配合原则,相互回应原则,分享控制权原则,好玩有趣原则,游戏过程中幼儿必会有眼神交流,注意力,模仿能力等行为。
家长平时在生活中应正面对孩子进行行为的规范,确保积极简单指令的有效性。(附:给孩子“具体的夸奖”,正性指令)
有效与及时的康复治疗可以帮助残疾儿童不断进步,走向独立,早期干预是一个严肃而沉重的话题,早期干预任重而道远,世界上哦哦事物都无固定的原则,只要我们静心培养,每一颗种子都会长成大树,都会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。
注意力年龄发展表(有意识)
|
年龄
|
注意力时间
|
3岁
|
3-5分钟
|
4岁
|
10分钟
|
5-6岁
|
10-15分钟
|
7-8岁
|
15-20分钟
|
9-10岁
|
20-25分钟
|
11-12岁
|
25-30分钟
|
成年后注意力也在30分钟左右
|
指令
|
问题行为
|
负性指令
|
正性指令
|
孩子离开座位
|
“别乱跑”
|
“坐下”“坐在你的座位上”
|
孩子重重的关门
|
“怎么关门呢”
|
“轻轻的关门”
|
孩子大声说话
|
“吵死了”
|
“小声点说话”
|
孩子乱扔垃圾
|
“干什么乱扔垃圾”
|
“捡起来,扔进垃圾桶”
|
孩子敲玩具
|
“会不会玩啊”
|
“这样玩”示范
|
孩子打小朋友
|
“不许打人”
|
“把手放好”
|
孩子抢玩具
|
“不要抢东西”
|
“小朋友先玩,等下到你”
|
孩子自言自语
|
“头都被你弄晕了”
|
“安静”
|
孩子要枪你手上的东西
|
“不许碰我的东西”
|
“告诉我你要干什么”
|
给孩子“具体的夸奖”
|
行为
|
夸奖原因
|
针对性较强的夸奖
|
孩子自己玩了2分钟,没有打扰家长
|
2分钟对年龄小的孩子来说是很长的
|
“你自己玩玩具玩的真好”
|
孩子把一个积木放到了积木盒里(无意识的行为,其他的积木还在地上散着)
|
收拾积木是一个好的行为
|
“呀!你在收拾积木,真是个乖孩子!”
|
孩子在你说话的时候,看了你一眼(无意识的行为)
|
主动地目光对视
|
“谢谢你看了我一眼,我很高兴”
|
孩子看着柜子上的摆设,没动手去拿(可能多等2秒钟,孩子就伸手去抓了)
|
(抓住这2秒的机会)不碰摆设是一个好的行为
|
“看了这个摆设放在这里多好看啊!”
|
|